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早教 > 幼儿园教案 > “适宜性”游戏在教育中的作用

“适宜性”游戏在教育中的作用

2014-08-20 17:06:28 出处:乖乖网 作者:慧琳 幼儿教育
标签: 幼儿教育    幼儿游戏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老师应该根据宝宝的年龄来指导游戏,选择游戏。教育也要适合宝宝的年龄,重视宝宝的文化背景差异。这为我们深入探究游戏现象的本质,以便进一步尊重和顺应儿童发展的差异性,提高儿童整体发展水平提供了新视角。

一、游戏计划前启动前瞻性评价

发展适宜性教育理论的精华即强调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评价在帮助教师理解幼儿能够做什么以及学到什么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在游戏开始前,甚至是预设游戏计划的时候,就必须对幼儿游戏的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进行准确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的放矢。游戏前评价的主要来源有:“成长档案”、幼儿的前阶段游戏观察记录评析、已完成的学期教育教学内容等文化背景条件。教师根据这些因素进行游戏的前期评价,完成对游戏的规划预设,在游戏生成中动态跟进环境与材料的阶段性投放与更换。

二、真实情景中实施形成性评价

发展适宜性理论指出,评价是为了做出决断而收集关于儿童发展水平、学习状况、行为习惯、是否需要特殊服务的过程。它强调评价的动态性和形成性,教师应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记录、评价儿童的思考以及活动上。

1.“情景再现”,积累经验。情境再现、实地参观,让“时间倒回去”,以重现游戏过程的方式进行现场评价。在这样的评价中,幼儿观察游戏的过程为评价分析提供了基础;幼儿表述自己的看法引发认知冲突及讨论,获得经验的积累。

2.“成果展示”,群体智慧。幼儿喜爱参与游戏的根本动因是游戏的内在价值。游戏的外在价值是成人(包括教师)由于教育需要而赋予的,它必须与游戏的内在价值相一致。“成果展示” 让幼儿发动集体智慧,对在游戏中的所得、所惑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使游戏内外价值统一,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的游戏。

3.“集思广益”,学会解惑。随着经验的积累,幼儿的是非观念、主见都得到逐步增强,游戏讲评时组织幼儿对游戏中发生的问题进行讨论,再放回到幼儿中去,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观察和思辨的习惯。

三、主体需求下把握及时性评价

对儿童取得的进步予以及时的奖励、表扬和反馈,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儿童的活动兴趣和活动参与度,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及时评价幼儿的进步和发展,才能发现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改正,使自身的游戏指导水平和理论水平得到提高。

1.诠释未知,明确目的。幼儿在游戏初始阶段目的性较差,操作时注意力的稳定性较低,教师应该围绕游戏目标,着重增强其角色意识,及时引导,在游戏评价中诠释未知,让幼儿能更好地明确每种角色应该如何更好地扮演及游戏。

2.聚焦矛盾,拓展经验。在游戏中,教师不可能完美地设计游戏的全过程,总有这样那样的突发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在游戏中仔细观察,抓住游戏中幼儿的矛盾点,共同解决游戏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幼儿获得和拓展新经验。及时聚焦矛盾点,不仅能使积极的经验及科学的方法由个体辐射至群体,更能挑战幼儿的认知能力,推动游戏往更深、更远处发展。

3.捕捉亮点,加码价值。抓住游戏中的闪光点进行评价,可以促进游戏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闪光点的捕捉要靠教师细致的观察及多参与幼儿的活动来实现。即将游戏中无意间产生的创意、方法及有价值的设想、行为加以“固定”和“放大”,传递游戏中的精彩片段,使之成为幼儿竞相学习的经验。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