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父母越来越重视学校教育,越来越突出孩子个性培养,却有众多人忽视了拥有稳固遗传基因的家庭记忆。
家庭是生活的核心,近乎孩子的全部,承载着性格养成的重任。如何让家族记忆流传,变成孩子稳定人格的营养,值得探讨。本文仅用一张表格串起了家族血脉相传的历史,让家风培养在亲子沟通中开启了新的话题。
家族血脉相传,一袭相承。当今社会节奏越来越快情况下,却少有家庭重视和整理。父母和孩子轻松画一张如上带有姓名的家庭关系图表,就可以立刻解决孩子常有的4个疑问。
一、 回答一个问题:我从哪里来?
二、 了解一个关系:什么是辈分?
三、 分辨一个区别:直系与旁系。
四、 学习一段历史:家庭的记忆。
先来看看第一个疑问:我从哪里来?
对孩子而言,关系最亲近的莫过于父母。看到小动物,孩子会感到好奇它从哪里来,不可避免地,也会延伸到询问父母,自己从哪里来。除了生理意义,孩子的血脉传承关系如何解释呢?父母又从哪里来呢?父母的父母呢?父母父母的父母呢?寻根问踪,不仅让孩子了解自己从哪里来,更能让孩子从自己的小脑瓜中,观察父母如何与他们父母关系中学习家庭相处之道。
第二个疑问:了解什么是辈分?
孩子有过一个阶段,对同龄哥哥姐姐接受度很高,对成年人的辈分称呼却没有概念。
中国人论资排辈由来已久,这源于农业社会独特的社会结构和儒家文化的影响。“辈”即“辈分”,这是中国宗法社会形成的一个传统。“辈分”又称“辈份”,《辞海》释意“家族、亲戚等的世系次第的分别。女儿小时候,看到亲戚家年龄相仿的侄女叫她小阿姨,极不适应。这在日常生活中常见,按辈分,很多年龄大的人却得称呼年龄小的人为叔叔或姑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辈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