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害怕很多东西,比如“鬼”,鬼是人类黑暗一面所幻化出来的东西。随着科技的发达,科学的普及,让我们渐渐了解到这个世界并不存在“鬼神”之说。这只是一些人单方面的迷信,我们可以把“鬼神”之说当为纪念先主的祭祀礼仪,但是不能相信他们的存在。但是孩子与我们成人不同,他们没有办法不相信“鬼神”之说,家长也不能用事实说明这个世界上不存在“鬼”,那么,家长该如何面对孩子怕“鬼”的心里呢?
答案是心理治疗,也就是家长利用治疗性故事,引导孩子消除对“鬼”的恐惧,让孩子渐渐明白其实“鬼”并不那么可怕.......
什么叫治疗性故事
顾名思义,治疗性故事就是对孩子内心的苦闷、生活中的变化和波折,以及偶尔的失衡行为能够起到安抚、化解、治疗效果或者辅助治疗效果的故事。针对问题行为和状况,用故事来实施治疗,让失去平衡的行为和状况重归平衡。
说起治疗性故事,朋友讲过一个“毛毛和大鬼”的故事,那故事编得很有趣:
有一个叫毛毛的小孩很怕鬼,有一次他真的遇到了一个鬼,这个鬼老是约他一块儿去玩,但又经常失约,总是比约定的时间晚到半个小时;这个鬼还老尿裤子,毛毛就给他出了个主意,说下次你穿开裆裤吧,这个鬼下次就真的穿了条开裆裤来了。
这个故事让鬼变得不可怕:它不仅会迟到,竟然还会尿裤子。
这样的故事就是有治疗作用的,能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不要怕鬼。但是这个故事编得比较露骨,它直接把孩子害怕的形象给编进去了,还不能算真正意义的治疗性故事。
让我们来看另外一个故事:
一对兄妹,彼得和丽莎,和他们的妈妈住在森林旁边,他们的爸爸早已去世,妈妈每天辛勤地工作,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孩子们。两个孩子和住在森林里的一位老奶奶结为好朋友,有什么烦恼都会向这位老奶奶倾诉。老奶奶从来不批评他们,也不给他们指教,而是给他们讲故事。
有一天,兄妹俩又找到老奶奶,他们对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感到愤愤不平:彼得在一场争斗中很勇敢地保护了一名叫比尔的男孩。比尔原来曾经是彼得的死敌,但今天他在跟三个男孩打架过程中居于下风,那三个男孩骑在比尔身上。“救命啊!”比尔大喊大叫,“谁帮助我,我就给谁一枚银币!”彼得挺身而出,把那三个男孩推开。没想到,事后彼得向比尔要银币的时候,比尔却说:“你才不值呢!想要就来抢!”彼得气坏了。
老奶奶给兄妹俩讲了个故事:你们都知道狼的本性吧?有一天,一匹狼吃晚饭时,嗓子眼儿里卡了一根骨头。他咳嗽了半天不见效,难受得厉害,不禁大声嚎叫:“救命啊!谁来帮我,我就奖赏谁!”一只仙鹤来了,说:“张大嘴。”它用长长的喙把骨头挑了出来:“这就是刚才折磨你的那根骨头。你该给我应允的奖赏了。”狼说:“你这只傻鸟!你该庆幸刚才你的脑袋在我嘴里时,我没一口吃下你去!”
彼得和丽莎对老奶奶说:“谢谢您。”然后他们就回家了。
这个故事有两个特性:第一,它是一个治疗性故事;第二,它是一个框架故事。
如果你是彼得的妈妈,当他来找你倾诉上述烦恼时,你会说什么?“切!你自找的吧?谁让你帮这么个白眼狼呢?”“不是跟你说过了吗?别惹那个比尔!他不是什么好东西!”“吃一堑长一智吧!”“唉,世道就是这样,小小的孩子,已经人心不古了。你呀,防着点儿吧,别再当冤大头了。”
孩子听到这样的“谆谆教诲”时,内心有什么感受呢?虽然你特别心疼他,特别想让他明白你的道理,上述那些反应,只会让孩子觉得你跟那个比尔一样讨厌。
的确,有些时候,当孩子跟自己对着干时,当孩子和小朋友产生矛盾时,当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时,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困惑时,或者孩子比较害羞、不愿意分享、怕黑怕虫子,或者家长希望孩子具备某些品德,等等,凡此种种,家长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给孩子讲道理。
但是家长也会发现,讲道理的效用往往微乎其微,甚至适得其反。要么道理从孩子头顶上一掠而过,留不下什么痕迹,要么孩子很反感,根本听不进去。
在这种时候,治疗性故事就会施展魔力。孩子都爱听故事,不知不觉当中吸收了故事的养分;故事讲的是“别人”的事情,孩子不会感到你在针对他进行“教育”(说教);但孩子和故事中的角色(“别人”)会产生关联、发生共鸣,能够切身体会到故事中角色的感受,这样一来,你不用说教,他也能够总结出来其中的道理。兵不血刃,巧取胜于豪夺,潜移默化中,一举好几得!